一本充满不幸和欢乐的爱情教科书

http://www.cn40.cn 时间:2012-08-29 11:55来源:搜狐


余华中与嘉宾畅谈马尔克斯新华社图

余华中与嘉宾畅谈马尔克斯新华社图

充满不幸和欢乐的爱情教科书

    在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、成为举世瞩目的作家之后,加西亚·马尔克斯没有醺醺然,而是拨去了声名的粘丝,公然将被人唱了无数遍的“爱情”老调作为自己小说的题目和主题,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一出场便赢得如潮的好评。

    今天,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中文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首发式。它根据马尔克斯指定版本翻译,不仅是国内首次正式授权,也是第一次全译本出版。

    深受拉美文学和马尔克斯影响的著名作家余华、曾拜谒过马尔克斯的外国文学专家陈众议、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中文版译者杨玲、学者止庵等在现场为读者作了精彩诠释。

    与《百年孤独》齐名且影响深远的长篇小说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是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出版的第一部小说,故事讲述了一段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三角恋。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,他们在二十岁的时候没能结婚,因为他们太年轻了;经过各种人生曲折之后,到了八十岁,他们还是没能结婚,因为他们太老了。小说描写了种种不可思议的爱情和爱情的不可思议的传说,穷尽世间爱情,洞穿爱情真相,充满了对生活的知识渊博的思考,被称为一部充满眼泪、叹息、渴望、不幸和欢乐的爱情教科书。

    “我不得不把其他写作的事推迟到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之后,这是本大部头的书,前后持续了不少时间,搞得我精疲力竭。书写完,脑子也空了,有两本书使我写完有这种空空如也的感觉,一是《百年孤独》,再就是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。”马尔克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。

    与《百年孤独》的创作手法迥然不同,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采用了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传统风格。该书西班牙语版的首印量是《百年孤独》初版时的150倍。它代表一个完全不同的加西亚·马尔克斯,他不再写权力,而是写爱和爱的力量。它带给评论家和普通大众纯粹的阅读体验。有评论称“他的名字不仅仅代表爱情、情感、微笑、花朵、音乐、食物、朋友、家庭等等,也与乡愁、回首逝去的美好年华有关:那番石榴的芬芳、充满香气的回忆。”

    据新经典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,与《百年孤独》齐名的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在当年未得到作家授权的情况下曾被译介到中国,但从两者中译本的数量和印量上考察,知道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的人多,但真正读过这部作品的人却并不多。

    余华:马尔克斯是伟大的作家

    刚从伦敦回来,自称还在倒时差的著名作家余华毫不掩饰他对马尔克斯的喜爱,他甚至断言:如果问全世界的读者,在世的作家中他们最喜欢哪一位?相信有50%以上的读者会选择马尔克斯。

    “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是我读的马尔克斯的第二本小说,第一本是《百年孤独》。相信我们这一代读者很多都是这样。”余华回忆当时的阅读感受说:“当时感觉与《百年孤独》那种快的叙述节奏不同,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叙事太从容不迫了。读第一章,马尔克斯写医生和他的妻子,他们老了以后的关系,为那块肥皂争吵,而且老了容易遗忘,写的非常非常精彩。它不像《百年孤独》那么震撼人心,但是它深入人心。两本书都是进入到人心的,不过方式不一样。”

    最令余华叫绝的是男主人公弗洛伦蒂诺·阿里萨在和女主人公费尔明娜·达萨分别几年后相见。男主人公没有上前相认,而是一直跟随女主人公逛集市。当女主人公进入“代笔人门廊”这个被认为堕落淫荡、藏污纳垢的地方,她突然回头,看到男主人公冰冷的眼睛时,她立即意识到她和他之间的爱情结束了。

    “伟大的作家能把情节、故事推到高潮,最好的作家能把高潮很好地结束。轻建立在重之上的时候,轻比重更重。这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告诉我们的写作技巧。”余华说。

    谈及魔幻现实主义,余华说:“写小说的时候你要想是什么主义的话,那小说就写不完了。魔幻现实主义并不只是针对马尔克斯的,是针对他们那一代作家的。我个人的理解,假如我们的文学中真的存在什么主义的话,我想大概只存在现实主义。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从现实中出发的,哪怕写得再魔幻、再离奇,仍然有一个现实的基础,包括卡夫卡的《变形记》。每一个不同国家的作家,每一个不同时期的作家们,都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在丰富现实主义,马尔克斯也一样。其实把魔幻放在里面合适他,把魔幻去掉仍然适合他。”

    陈众议:她真正接近了马尔克斯的风格

    在中国社科院外文所所长陈众议看来,翻译是项不容易做的工作,甚至很不讨好。“译得好是作家的功劳,你无非是把他的精神传递出来。但译者要稍微有点自己的东西,那对不起了,可能有十个人、一百个人抓着你,没完没了地跟你纠缠。我的老前辈杨绛先生就说,翻译是同时伺候两个主人,一仆二主,而这两个主人都怠慢不得。一个是作家,这个不用说,每个作家都有风格和个性。还有一个是读者,众口难调。钱钟书先生也把翻译比喻为"戴着手铐和脚镣跳舞"。”

    陈众议曾和杨玲共过事,知道她是个认真的人。“杨玲之前已经翻译过三本书,我都读过,每一本都不一样。这次翻译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对她很期待,但是我上个礼拜拿到这本书以后还是出乎我的意料,比我想像的要好的很多,不像一个年轻的小姑娘翻译的,却像一个非常成熟老练,遣词造句非常老到的一个老翻译家的文笔。”陈众议对比了杨玲翻译的和之前版本,认为杨玲翻译的这一版语言风格非常不一样,真正接近了加西亚·马尔克斯的风格:从容不迫,大气磅礴。

    “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和《百年孤独》不一样,《百年孤独》在加西亚·马尔克斯的作品里是相对雕琢较深的,从结构到语言,非常讲究。但是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这本书他完全是率性而为,放开了,恰恰因为放开了翻译起来还挺麻烦的,那种口语化属于作家个性的,他那方水土说的话,是最难传递的。范晔翻译的《百年孤独》很有特色,杨玲翻译的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也让人称赞。我开玩笑说范晔和杨玲是外国文学界、翻译界,尤其是西班牙语界的一对"金童玉女",太了不起了!。”

    杨玲:“我是一个忠实的直译者”

    看上去像《爱情公寓》里的宛瑜般单薄娇弱的杨玲名不见经传,这位年轻的首都师范大学的老师翻译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这部巨著,一出手赢得好评。谈起自己翻译作品的感受时,她说,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直译。

    “我尽量不用成语,因为我觉得如果过多运用成语、俗语等汉语语量的话,就会使原文中很多鲜活的细节失去它本身的色彩,甚至会被消解,所以我基本上直译。我想带给读者的是一点点陌生感,加西亚·马尔克斯写了很多东西,他之所以成功、之所以伟大,就是他在很多非常平常的事物让读者感受到陌生感,这种陌生感也是我尽量保留的。这也是中国读者读外国文学的一种乐趣。”

    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中国日用科技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,请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。